金年会新闻资讯

金年会回首2023:财富管理的三个趋势与三个难题

更新时间:2024-01-05 11:44点击次数:
 金年会回首2023:财富管理的三个趋势与三个难题逢岁末年初,回望过去的一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又经历了跌宕起伏,也到了一个需要回顾与思考的时刻。  客观的说,今年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给投资者的体感是比较差的。核心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尽管债券收益不错,但很多人是在2022年底银行理财波动之后赎回,又在今年年中半路上车,没有拿到收益最丰厚的一段行情。而各类非标产品又频繁爆雷;二是国内的疲弱,让本已是惊弓之

  金年会回首2023:财富管理的三个趋势与三个难题逢岁末年初,回望过去的一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又经历了跌宕起伏,也到了一个需要回顾与思考的时刻。

  客观的说,今年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给投资者的体感是比较差的。核心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尽管债券收益不错,但很多人是在2022年底银行理财波动之后赎回,又在今年年中半路上车,没有拿到收益最丰厚的一段行情。而各类非标产品又频繁爆雷;二是国内的疲弱,让本已是惊弓之鸟的投资者一再陷入绝望的境地。

  很多人把问题归咎于周期,说现在只是市场的谷底,只要企稳反弹,财富管理的一切都会好过来。我觉得这只看到了事情的一个侧面。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在中国当下趋势性的经济、金融变革之下,周期的旋涡在巨大的时代浪潮面前可能就会显得没有那么关键。特别是对市场机构和从业者而言,今年以来尤为明显的三个长期变化,其影响更为深远。

  权益市场方面,今年的A股等权指数(也就是全部上市公司股价涨跌幅的简单平均)上涨了8.79%,而偏股型公募基金则平均下跌超过13%,其差值为历史之最。 这意味着,作为散户随机在5000多只A股中选择一只股票投资,其预期回报几乎是一个小牛市,要远远跑赢今年偏股型公募基金收益的均值。权重股深度低迷压制了宽基指数和市场情绪,更掩盖了中小市值迭起的投资盛宴。

  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讲造成了巨大的困惑——我花钱雇人用专业设备种地,而收获甚至不如我在自家后院随便撒个种子浇点水的成果。

  而对于稍微专业一些的渠道选品经理、理财经理而言,经过这两年的洗礼,恐怕也认识到基金相对指数的长期跑赢不仅仅是自下而上研究带来的“超额认知”,而还有很大的成分是行业整体性“风格暴露”的结果。去年、今年业绩回撤大的,又大都是19-21年间大放异彩的“明星”们。某些高点发行的三年期产品给客户带来惨痛损失仍无法赎回,钝刀割肉的滋味实在不堪。如今随便打开某些公募、私募对渠道的服务群,多半是骂声一片。

  私募股权也不好过,连跌两年,IPO节奏放缓,很多领域的估值都是一二级倒挂的,而且募资也面临十年来最惨淡的寒冬。

  在固定收益端,去年底理财波动之后,还未缓过神的投资者又眼看着手里的某大、某植系产品集中爆雷,血本无归,很多人痛苦的说原来理财投资也不一定是否极泰来,更猛的冲击永远在后面……

  如果说这一轮熊市对很多直接参与的“韭菜”而言只是进行了一次风险教育,那么对于很多在基金和非标资产销售方面受伤惨重的销售渠道而言,可能意味着相当长时间里客户信任的丧失,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普通投资者的记忆可能短暂,但对任何一个理性的渠道机构而言,当下的教训都是极为深刻的。重大调整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不是将来时而是进行时:

  一是摒弃以过往历史收益,特别是短期资产和产品的收益动量为核心的产品评价模式,改为多层次、适应客户需求场景的产品体系。

  过去很多资管机构的商业模式就是围绕核心投资经理打造的,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法基本上也就是两个字:招人。但现如今依托明星基金经理个人流量赚大钱的商业逻辑,恐怕不只是渠道不信,估计大部分资管机构自己都有点不信了。

  塑造一个明星代价不小,需要专业基础、人才选拔、多点布局、宣传投入、特别是时运加持。但毁掉一个明星可能只需要一两段难以避免、不期而遇的净值回撤而已。而且往往捧得越高、摔得则会越惨。即便神话持续,却还要应对同行挖角和利益再分配的人心江湖。

  以往市场人气高、优秀投资经理稀少的时候,一个头部选手动辄能搞到上百亿的募集规模,现如今即使市场复苏,再现百亿募集、千亿配售的盛况恐怕也要假以时日。—— 对资管机构来讲,经此一役,“造星运动”的商业性价比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客观来说,不管赚没赚到钱,中国的基金投资者都是在变得越来越专业的。即使仍有不少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仍在对“网红基金经理”推波助澜,但更多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占据主流。“xx一哥”、”“x姐”之类所谓大佬的声音,现时虽各有拥趸,但也并不需要赞赏或是批判,只需经过时间的磨砺,最终都会像浩如烟海的卖方研究一样,大浪淘沙,判若云泥。

  激励约束体系的根本性变化也将成为改变资管机构和人员行为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金融行业普遍的“限薪潮”之下,对机构发展和从业者的行为取向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既然“重赏之下”的机制已不再(或者说也不见得有效),那什么才是行业继续发展的原动力?

  展望未来, 对资管机构而言,专业化分工与团队合作已经是共识。竞争力来源,不再是神话一两个投资经理,而是包含商业模式、产品设计、投资管理、客户服务、科技系统等一系列因素在内的综合水平 。这话并不新,从一些咨询报告开始讲,到现在也算是有了行业共识,但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个产品”到“一套体系”的转变谈何容易!思想统一、人员调度、资源优化、考核分配……处处都是难题。

  此外,在“核心资产盛宴”土崩瓦解的映衬下,多资产配置的价值再次经历市场检验。 2023年,商品与股票资产低相关再次在平抑组合波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跨市场股票配置及衍生品的使用成为私募股票多头相对公募占优的重要原因,而量化策略不断迭代也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同,令不少私募逆势迈入百亿门槛。

  比较遗憾的是,由于股票、商品两类风险资产这两年总体不景气,多资产配置从绝对收益上缺乏“赚钱效应”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在大部分投资者心中还难以建立牢固的信仰。但事实是大量遵循资产配置逻辑、按照清晰严格的基准运作的多资产账户,在30%甚至60%以比例A股资产的基准下,今年仍然取得了正收益的结果。

  今年金融领域召开了重要会议,政策颇多,监管机构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而从18年资管新规之际就提出的“回归本源”、“服务实体”、“降低成本”、“着眼长期”等核心方向,仍被坚持和贯彻。

  无论是对于销售佣金分配的规定还是对于交易手续费的使用方向限制,又或者是对量化交易、两融交易的规范,再到被称为核弹级别的“私募基金新规”,表面上是在管理机构行为,但实则明确指引着整个财富和资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从业者而言,一方面对“严监管”要有预期,另一方面从更底层的视角来讲,需要有一种从短到长的心态。

  过去这些年整个国家都在大跨步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增速还要快于大部分产业,所以在很多领域形成了“大干快上”、“跑马圈地”的经营思路,资管业务也颇有点“投行化”、“项目化”的趋势。就连做二级的研究员、投资经理也是急火火的想要管产品、赌方向、上业绩、博出位。

  不可否认,快速扩张的思路在过去特定时期或许的确起到了短期积累资源和品牌声誉的作用。但在方方面面强调“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如何真实锤炼专业能力,如何切实提升客户体验,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才是首先需要思考的前提。与以往的“赚快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投机心态根本不同, 我们需要准确的认识行业发展的长期性、专业体系建设的长期性、激励约束机制的长期性,才能真正回归资管的本源,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题外话,大部分成熟一点的资本市场,基金经理平均年龄要比国内大不少,人数也要少不少。虽然说年龄不一定代表能力,但人多经过一些历练,总归不是个坏事。

  回首2023年,我们也仍然看到,财富管理面临很多的行业性难题,其中大多数源于中国市场长久以来的特点和基因。对这些问题,我也没有答案。

  当前市场最缺的就是信心,特别是长期、坚定的投资信心。反映在投资者行为上,就是 虽然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国债收益率直逼历史低位,但大部分人的资金仍然源源不断的涌向存单、固定收益类产品。

  更核心的问题是,期限越来越短,确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做银行理财朋友一提到负债端的“卷”,基本都苦不堪言。现在理财销售的比拼,很大程度上比的是短期收益确定性,短有多短呢?年化收益率要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内有所体现;确定性有多高呢?只要有0.1%-0.2%的回撤,轻则app端的资金募集大打折扣,重则分支行群起而攻之,搞的投资经理灰头土脸战战兢兢。

  从投资的眼光来看,这种超高(基本在3-4以上)的收益回撤比在全球范围内无疑都是难以持续的。但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囚徒困境。

  既然市场波动无法改变,当然就要在其他方式上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八仙过海的“交易机制”之外, 全市场都在找的“三大武器”:哪类产品还能用类成本法稳定净值?谁家还能设计准备金等机制调节收益?什么机构还能实现基金嵌套发行和归集运作?强大的需求驱动下,只要看到一丝缝隙,都对应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资金大搬家”。

  投资者的长期信心当然需要各方协力扭转,但行业仍需维护一个公平的生态环境。当努力看对了市场方向却还是不如找对一个通道的时候,恐怕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说投资者不知道存款利率已经很低了?显然不是。说投资者不知道中国已经跌入底部区域?也不尽然。可为什么就是不敢投呢?

  除了上面说的信心因素,中国的权益资产总体上有高波动、牛短熊长的特征,也令许多投资者心生畏惧。 对国内大部分偏股类产品而言,都具有相当长的最大回撤修复时间(大部分股票型基金从21年2月净值高点到现在已近两年,但在巨额浮亏30-40%之下,修复仍然遥遥无期) 。

  这对中国的专业机构和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是需要频繁面对和解释的高收益,是更长、更艰难的投资陪伴,也是天然难以提升的投资组合性价比。 何解?

  一方面,通过多资产配置的方式,不断的优化投资组合,选准投资方向,以期用组合方法和超额收益尽量熨平波动,这是投资端已经验证有效的方法,但仍无法改变投资预期。

  这两年是跌的,但很多投资者对指数增强产品还是趋之若鹜。除了指增产品确实有一定的赚钱效应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清晰明确的基准和可预期的投资结果。

  现实中很多投资者自己还是有一定判断力的,他们投资股票相关的产品,不是怕亏钱,而是怕亏的意外、亏的不明不白。就像有的主动基金前几年明明都是TMT风格,结果今年莫名其妙切了新能源,完美错过一波本应得到的大行情。而指增产品通过确定的基准设计、适当的偏离度管理,一方面为投资者设定了预期的“锚”,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现“意外”的概率,在收益分布上区间更“窄”,也降低了对管理人和产品错误选择的机会成本。

  当然,主观产品遭遇严寒,量化投资也未必一直有效。高波动的市场环境或许无法改变,但 在下一个周期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需求除了简单的收益率之外,还应当包括有纪律的投资行为和可预期的投资结果。

  财富管理与买方投顾的发展,最终执行还是要靠人。而且不可能靠机构总部有限的几个人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而是要靠活跃在一线的数万个、数十万个投资顾问。

  我在《》提到过, 在总部指挥与考核、一线执行的管理模式下,银行和券商的投顾人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比如专业能力缺乏、信息系统落后、考核指标多元、考核期限短等。另外,如果真的与客户谈起专业化的资产配置,总部的专业赋能与一线的学习传导之间需要信任连接,投顾的输出与客户接纳之间也需要信任连接,这些信任关系是否已经建立,又有多牢固呢?

  这几年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买方投顾转型的讨论一直是金融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在连续多年的辩论与磨合之后,在一些基本方向和关键问题上,从监管到主流机构已经没有本质分歧,但大部分机构仍然步履维艰。

  改革本身就是难的, 一方面革故鼎新,要动既有的利益需要魄力和能力;另一方面财富管理毕竟是个零售业务,抓手都在一线,能用什么方法、什么机制迅速建立其一支专业素质可靠、服务能力过硬的队伍,也是问题的根本 。有的机构采用的是拿来主义,四处网罗各类精英;有的机构采用自我培育,甚至总部垂直管理。不管走哪条路,都是要砸不少成本的,而短期也不见得有多么好的财务收益。

  岁聿云暮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也许受到了市场情绪等影响,今年听到的有关行业发展的悲观声音多于乐观,有些甚至胜于去年。但我始终坚信事物发展规律是有客观性的,在长期甚至是有必然性的。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一直坚持做对的事,至少,无愧于这个大时代。

(编辑:小编)

客服热线:400-123-4567

公司传真:+86-123-4567

客服 QQ:1234567890

办公邮箱:admin@huishoumingpin.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金年会·(中国)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Copyright © 2002-2024 金年会·(中国)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粤ICP备17133526号-1

  • 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扫描关注公众号

  • 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扫描进入小程序